DCW | 中文活动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职业健康与安全在德国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职业健康与安全在德国,2023年9月19日,杜塞尔多夫
一个企业的成功需要合理的组织体系,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同样重要的是对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的全面保障。企业不仅需要在员工生病时提供关怀,更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以及额外的风险管理和保护。良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在2023年的第三期“在德经商”讲座中,我们聚焦这一主题,探讨职业健康与安全。
2023年9月19日,在由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杜塞尔多夫中国事务中心、杜塞尔多夫工商会、德中经济联合会主办,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及科隆工商会协办的系列讲座“在德经商”中,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一冰Hartmann女士为大家介绍了德国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保险。
本次讲座由德中经济联合会项目经理江玟萱女士主持。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大中华区和拉丁美洲负责人符强博士为本次活动致辞,欢迎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和所有与会者。随后,活动正式开始。
一冰Hartmann女士首先指出了常被忽视的保障缺口,如丧失工作能力风险、健康风险、意外风险等,并强调了保障措施对于企业成功的重要性。接下来,一冰Hartmann女士从雇主的角度提出了企业福利措施作为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企业医疗保险、企业员工职业能力保险、企业员工意外保险,旨在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此外,还讲解了政策和税收上对于这方面的支持。
在最后的讨论和问答环节中,一冰Hartmann女士回答了企业在实践中密切关心的问题及疑惑。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期待在联合会的下次讲座课程里能与您再次相约,共同学习!
王雅麒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2023税务与法律变动统整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2023税务与法律变动统整,2023年3月14日,杜塞尔多夫
提到经商,尤其是想要在异国他乡开展一番事业,税务和法律是最需要被关注的方面,因为它们与公司合法性合规性息息相关。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一直致力于建立稳定、公正的法律和税务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法律和税务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新年新气象,随着2023年的到来,德国的税务与法律相关规定也迎来了一些变革。在2023年的第一期“在德经商”讲座中,我们便旨在为大家介绍并统整2023年德国在法律和税务方面的变化。
为此,2023年3月14日,在由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杜塞尔多夫中国事务中心、杜塞尔多夫工商会、德中经济联合会主办、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及科隆工商会协办的系列讲座“在德经商”活动中,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王晓丹女士以及恒领律师事务所的胡坚明先生。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为参会者带来了丰富且实用的经商信息。
当天的活动由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地区分会副会长徐钰女士主持。在杜塞尔多夫经济促进局中国事务中心高级项目经理夏琦女士致辞后,讲座正式开始。
在税务方面,王晓丹女士首先聚焦于税务机关近期对外籍人士在德国担任总经理的注意事项;然后详细并具体地解释外国公司在德免除预提所得税规定的最新进展,即《德国所得税法(EstG)第50d(3)条》;接下来王女士介绍了转让定价功能及风险转移新趋势;最后则说明了通货膨胀对转让定价的潜在影响。
在法律方面,胡坚明先生一方面介绍了近两年德国企业经营相关法律的最新发展,包括欧盟劳动条件指令转化法、法定最低工资保护提高及短时临工更改法以及公司法的数字化改革;另一方面也介绍了相关的重要判例,包括劳动法判例和电子邮件签订合同的生效问题。
在最后的讨论和问答阶段,王女士和胡先生也回答了企业在实践中密切关心的问题及疑惑。在参会者们的踊跃参与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该系列讲座2023年的安排,期待能与您再次相约!
薛冰洁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商业地产租赁实战经验分享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商业地产租赁实战经验分享,2022年11月24日,杜塞尔多夫
中资企业想要真正打入欧洲市场,配合当地的习俗文化进行本地化,在德国当地选址落户便是中资企业无法避免的一步。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引擎,一直以来都是中资企业落户的首选地。因此,在德国租赁商业地产就成为的中资企业落地德国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为帮助中资企业在进军德国市场的路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2022年第四期“在德经商”系列讲座中,我们聚焦这一主题,组织了“商业地产租赁”经验分享会。
2022年11月24日,在由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杜塞尔多夫中国事务中心、杜塞尔多夫工商会、德中经济联合会主办、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及科隆工商会协办的系列讲座“在德经商”中,新诺亚地产公司的总经理于泓远先生分享了他关于商业地产租赁的丰富经验。
本次讲座于当天上午10点正式开始,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分会副会长徐珏女士进行了活动的开场,她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和流程,并欢迎大家的到来。
随后,杜塞尔多夫工商会中国与东盟事务经理David Strauch先生为本次活动致辞,热烈欢迎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和所有与会者。
主题讲座开始后,主讲人于泓远先生首先明确了商业地产的定义,介绍了商业地产的范畴。随后又以办公室租赁为例,对比了中德商业地产的租赁模式,强调了在德商业租赁需要注意的方面。他从市场操作方式的角度,剖析了对租赁双方至关重要的租前评估步骤。之后,于先生详细从使用目的、特别解约条款、转租条款、保险和物业的保修和维修几个方面介绍了商业租赁合同的要点。最后,于先生提到了一些租赁的常见问题,解答了基础的问题。
在最后的讨论和提问环节中,中资企业代表们积极提问,于先生也运用其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大家对商业地产租赁有了更多的了解时,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期待在联合会的下次讲座课程里,能与您共同学习,收获更多!
孙萌
2022年 “在德成立公司” 研讨会
2022年 “在德成立公司” 研讨会,2022年10月18日,伍珀塔尔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委托进行的一项关于在德创业人群研究中发现,在2005 年至 2015 年间,具有移民背景的个体经营者人数增加了17万1千人,达到 73万7千人,增加幅度约 30%。因此,在德国每六位企业家都有外国血统,而经济学家预测未来这一比例可能会继续上升。有移民背景的企业家对德国的就业和经济活力的贡献越来越大。2021年德国约有60万人加入创业队伍,新增商业企业23万,略高于2020年。多种优势因素,如德国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法律环境以及坚实的工业基础,都吸引外国人前来投资创业。
2022年10月18日,由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国际商务署、伍珀塔尔市经济促进局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在德国成立公司”研讨会在北威州伍珀塔尔市成功举办,该研讨会旨在为有意在德国投资创业的华人提供第一手实用信息。
本次研讨会于当天上午9点30分正式开始,德中经济联合会副理事长吴毅先生和德中经济联合会理事徐凯文博士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他们首先致开场辞,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和流程,并欢迎大家的到来。
伍珀塔尔市市长 Uwe Schneidewind 博士受邀出席本次研讨会,他首先欢迎前来伍珀塔尔市参与本次活动的所有与会者,并希望有更多的华人企业家在伍珀塔尔市创业。随后,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杜春国先生上台致辞,杜领事欢迎大家来到历史名城伍珀塔尔参加本届研讨会,就中德经贸关系交流看法,他也表达了对增进中德经贸关系与促进合作交流的希望和信心。北威州国际商务署署长 Felix Neugart 先生上台致辞,他介绍了北威州和中国之间紧密的商业联系。最后,Codeks 联合办公空间首席执行官 Florian Kroll 先生向在座来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 Codeks 共享办公空间为现今创业者办公提供更多可能性。
主题讲座开始后,KUNZ 律师事务所科隆办公室合伙人 Stefan Klöckner 博士为大家讲授在德国成立公司的法律形式选择。针对不同的商业目的选择正确的法律形式是在德国和欧洲市场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前提,Stefan Klöckner 博士具体展示了几种常见的公司形式以及它们的主要区别,如注册公司所需的公证材料、注册资本以及税务方面的义务。
接下来,FIDARIS 审计咨询公司的税务咨询师 Timo Turek 先生从公司纳税义务角度为大家介绍了不同法律形式的公司所须缴纳的应纳税项,并选取和对比几个国家的应纳税率。
茶歇时间,参会者积极和主讲人和嘉宾们面对面提问交流,更进一步了解到在德国成立公司的信息。
社会保险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根据德国法律规定,除个别高收入者外,所有雇员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因此,德国的社会保险体系是每一位在德创业者的必修课。就职于 Ergo 保险公司的郑鹏先生从企业家和个人消费者的角度介绍了常见的重要险种及其作用,并通过分享实际案例,针对相关保险机制、理赔政策、投保前的注意事项等提供了实用信息。
在德投资、创业和工作都离不开申请德国居留和签证。来自安波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安波先生和其中国部主管李霞女士从申请人条件、签证类型、递交申请方式和流程等方面介绍了对私营业主的居留许可、家庭团聚居留许可、工作签证、欧盟蓝卡等多种签证类型的规定和要求。
接下来,iD Digital GmbH 合伙人及Head of Sales Michael Godglück 先生为大家展示了中国企业如何借力欧洲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和销售。她对比了中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并讲授了欧洲社交媒体的趋势和机遇,以及分享了制定社交媒体推广战略的几个关键点。
企业实施良好的人才管理,可以在招聘市场中树立自身雇主品牌,并且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口碑。因此,博思律师事务所及税务顾问律师、劳动法专业律师 Jan Tibor Lelley 博士和博思律师事务所及税务顾问、法律咨询顾问尹园园博士为到场的潜在创业者们讲授成为有吸引力的雇主的秘诀,并给在德中资企业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如了解中德企业管理概念差异、关心员工生理及心理健康保护等。
接着,伍珀塔尔市经济促进局中国事务中心主任罗汉先生为大家介绍了伍珀塔尔的经商环境,分享了伍珀塔尔市地理环境优势,以及对创业者的政策支持。药明生物德国分公司总经理 Benjamin Minow 先生应邀上台介绍了伍珀塔尔作为投资地点的优势。
研讨会接近尾声,德中经济联合会子公司总经理担任嘉宾对话环节的主持人,与北威州国际商务署亚洲与澳洲区负责人 Astrid Becker 女士、伍珀塔尔市经济促进局局长 Eric Swehla 先生、Benjamin Minow 先生和 WOLTU 公司副总经理 Henry Hu 先生热烈讨论了伍珀塔尔作为投资目的地的优势,Benjamin Minow 先生和Hu先生期间也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创业成功的故事和经历,以及在伍珀塔尔经商投资的环境优势。
在大家的掌声中,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不仅提供了对在德国创业的知识,也作为一个平台,供大家交流学习创业经验和感悟。期待在联合会的下次讲座课程里,能与您共同学习,收获更多!
“在德经商”系列讲座之:能源领域新机会:北威州的新能源与电动运输之政策与商机
“在德经商”系列讲座之:能源领域新机会:北威州的新能源与电动运输之政策与商机,2022年9月13日,杜塞尔多夫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21年的全球能源危机波及范围甚广,给全球应对疫情、复苏经济带来了阻力。在不断加剧的气候危机和俄乌战争局势的影响下,加速能源转型是德国通向安全、环保和经济成功的未来之路。在此背景下,北威州州政府于2022年六月公布了一系列能源转型与气候保护的政策方针。
2022年9月13日,在由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杜塞尔多夫中国事务中心、 杜塞尔多夫工商会联合主办、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及科隆工商会协办的“在德经商”系列讲座活动中,任职于北威州政府能源转型与气候保护署的林蓉女士为大家介绍了北威州政府为加快能源转型,在今年六月确立的一系列能源转型和气候保护的政策方针,以及为可再生能源企业带来的商机和合作机会。
本次讲座于当天上午10点正式开始,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分会副会长徐珏女士进行了活动的开场,她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和流程,并欢迎大家的到来。
随后,杜塞尔多夫中国事务中心的高级项目经理夏琦女士为本次活动致辞,热烈欢迎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和所有与会者。
主题讲座开始后,主讲人林蓉女士首先介绍了她所在的北威州能源转型与气候保护署 “NRW. Energy4Climate” 为促进能源转型的目标和任务。接下来,她展示了北威州能源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以及新政府为加快能源转型确立的一系列政策协议。随后,林女士还讲解了德国电动运输的现况和北威州政府为提升电动运输普及率的政策和补助项目。此外,林女士还为参会者分享了寻找德国和全球能源合作伙伴的渠道。
在最后的讨论和提问环节中,中资企业代表们积极讨论了北威州新能源政策下的潜在的商业合作机会,林蓉女士也运用其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为大家解答疑问。
在大家对德国能源政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启发时,本次活动圆满结束。期待在联合会的下次讲座课程里,能与您共同学习,收获更多!
王珏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贸易企业的新挑战:买卖合同法规的最新变化和探讨
“在德经商”系列讲座 | 贸易企业的新挑战:买卖合同法规的最新变化和探讨,2022年5月5日,杜塞尔多夫
2022年是每个在欧洲的企业都需要更加注重消费者保护的一年。德国新买卖合同法规已自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对商家的义务以及消费者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2年5月5日,德中经济联合会(DCW)有幸邀请到了业内资深法律人士——来自昂帆百达律师事务所(ADVANT Beiten)的郑雯玉律师——担任主讲人,以“贸易企业的新挑战:买卖合同法规的最新变化和探讨”为主题,在杜塞尔多夫进行线下讲座。
上午十时,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地区分会副会长徐珏女士主持开场后,杜塞尔多夫工商会中国与东盟事务经理David Strauch先生为本次讲座活动致辞,德中经济联合会中国事务经理霍舒怡女士为致辞进行交替传译。之后,同为昂帆百达的于璐律师就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介绍。昂帆百达律师事务所系一家拥有中国业务团队的顶级欧洲律师事务所,多年来为中国客户在跨境交易中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其专业人员曾获钱伯斯、Best Lawyers、The Legal 500、JUVE、Financial Times等多项殊荣。
徐珏女士、David Strauch先生、于璐律师(自左至右)
在讲座中,郑雯玉律师主要分析了新买卖合同法的有关法律问题,介绍了2022年1月1日以来德国民法中买卖合同法规的主要变化,并与企业共同探讨可能对贸易企业,尤其是跨境贸易商与电商,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讲座伊始,主讲人郑雯玉律师首先就德国新买卖合同法规修订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新规主要依据多项欧盟指令的实施及完全适用,由此所引发的法律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引入“具有数字元素的商品”概念,德国债法和买卖合同法将因此变得更“数字化”;第二,延展物的瑕疵概念,并对其相关权利义务(如更新义务、补救履行、时效、举证责任等)进行了改动;第三,对商家的信息告知义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保护。
郑雯玉律师
主讲人郑雯玉律师在就前述要点进行详细讲解后,在区分B2C以及B2B领域的基础上,对企业在德国及欧盟地区进行商业活动提出了更细致的建议。郑雯玉律师指出,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类型,对合同、网页信息、格式条款及流程进行审核,并根据新规进行相应调整,以排除潜在可能的法律风险。
与会人员
在讲座活动的问答环节,郑雯玉律师协同同所的Julia Offermanns博士、于璐律师,共同耐心解答了与会者的诸多疑问。通过本次讲座,与会人员对自2022年1月1日及5月27日起施行的新规以及相应的更高的合规要求有了更为细致与深刻的了解。讲座活动最后圆满结束。
郑雯玉律师、徐珏女士、Julia Offermanns博士、于璐律师(自左至右)
“在德经商”是由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杜塞尔多夫中国事务中心、杜塞尔多夫工商会及德中经济联合会共同主办,由科隆工商会及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协办的系列讲座。讲座致力于帮助中资企业深层次了解德国的经济、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等,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德国。讲座主讲人均为各领域资深专家。德中经济联合会将在官网公布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后续讲座活动的最新信息,欢迎您订阅我们的推送服务,同时期待您的莅临!
钟天好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居家办公:企业的义务与相关规定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居家办公:企业的义务与相关规定,2022年2月24日,线上讲座
疫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办公模式。在后疫情时代,居家办公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德国政府决定于2022年3月20日逐步“解封”,但这并不代表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公,在很长一段内,居家办公模式仍将继续保留,甚至在未来逐渐成为正常的办公模式,这对企业的员工管理、绩效监督、劳动保护、数据保护以及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2022年第一期“在德经商”系列讲座中,我们特别聚焦于此。
2021年2月24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业内资深法律顾问——来自陆德律师事务所中国区客户负责人沈媛博士担任主讲人,以“居家办公:企业的义务与相关规定”进行线上讲座。
当天的活动由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地区分会副会长徐钰女士主持。杜塞尔多夫经济促进局中国事务中心高级项目经理夏琦女士开场并介绍了中国事务中心之后,讲座正式开始。
沈媛博士首先梳理了德国居家办公政策变化的时间线,并对当前政策做了整体概览,并阐释了后疫情时代居家办公义务的例外情形以及违反居家办公义务的后果。随后,沈博士对居家办公对权利和义务履行有何影响进行了重点讲解,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雇主的劳动保护义务、雇主如何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居家办公中的费用承担以及工作时间的记录和休息。接下来沈博士分析了居家办公对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挑战,并对合适的保密措施给出了建议。沈媛博士认为,未来混合办公模式将成为常态,德国也拟立法赋予员工灵活办公的相关权利,在德中资企业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最后,沈博士还对疫情期间企业的传染病防治问题进行了讲解。活动最后,与会人员对企业居家办公规定实施细节问题向主讲人提问。通过讲座,大家对于德国居家办公政策有了更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在德经商”是由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杜塞尔多夫中国事务中心、杜塞尔多夫工商会和德中经济联合会共同主办,由科隆工商会和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协办的系列讲座。讲座致力于帮助中资企业深层次了解德国的经济、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等,让其能更好地融入德国。后续我们还将为您发送本系列讲座的最新信息,敬请您的参与。
马梓源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德国税务审计——流程与审查重点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德国税务审计——流程与审查重点,2021年11月24日,线上讲座
税务审计是德国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与众多在德中资企业的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在2021年第四期“在德经商”系列讲座中,我们特别选取这个主题,并邀请业内资深专家——来自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经理王晓丹女士为听众们解答关于德国税务审计的问题。2021年11月24日,以德国的税务审计为主题的线上讲座顺利进行。
当天的活动由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地区分会副会长徐钰女士主持。联合会中国事务经理黄婉君女士简短开场并介绍了德中经济联合会之后,讲座正式开始。
主讲人王晓丹女士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专门为在德中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她的报告内容涵盖了两大方向:普通税务审计和电子税务审计。针对普通税务审计,她介绍了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及审计流程。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审计流程中的基本步骤与企业需重点注意的流程,如重要审计文书的准备。接下来她向大家说明了哪一类型的企业、在什么时候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实行电子税务审计。而在最后的问答与讨论环节中,王晓丹女士与毕马威的合伙人 Schaber Daniel 先生针对参会者们的问题,例如面对税务审查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什么情况会发生临时抽检等,给出了专业建议与详细回答。王女士也建议企业发展、完善、及实时改进自身的财会部门,来确保未来能够轻松应对每一次的税务审计。活动在参会者的踊跃提问中圆满结束。
“在德经商”是由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杜塞尔多夫中国事务中心、杜塞尔多夫工商会和德中经济联合会共同主办,由科隆工商会和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协办的系列讲座。讲座致力于帮助中资企业深层次了解德国的经济、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等,让其能更好地融入德国。讲座每个季度举办一期,历次主讲人均是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我们正在积极准备该系列活动2022年的讲座,敬请期待!
刘佳维

“在德中国经理人培训” 系列 | 德国与欧洲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快捷申请
“在德中国经理人培训” 系列 | 德国与欧洲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的快捷申请,2021年11月16日,线上培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间的商品往来也越趋便捷,德中经济关系的紧密程度也显而易见。即便如此,一个外国产品,想打进德国甚至欧洲市场仍非易事。如果能够在德国或欧盟其他国家注册专利,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申请专利过程往往旷日持久,能快速获得专利保护,就意味着把握住了成功进入德国甚至欧洲市场的致胜关键。
科隆工商会和德中经济联合会于2021年11月16日联合主办了“在德中国经理人培训系列”的活动,并邀请了来自 Karo IP 专利律师事务所的罗颖坤博士和 Matthias Rößler 先生为大家介绍在欧洲快速获得发明保护专利的方法和技巧。
上午十点,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分会副会长徐珏女士主持了开场,科隆工商会的国际部主任贺可乐先生致词并介绍了德中经济联合会。
多数情况,人们还是需要申请一般欧洲专利。对此她也详细介绍了三种欧洲专利申请的主要途径、申请时的小技巧与注意事项。此外,罗博士还分享了PACE与PPH这两种快速申请专利的途径,并解释了它们的优缺点与申请要求,以便企业能更快速的拿下专利,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市场大显身手。
罗博士也提醒与会者,不同的专利申请可以同时进行,并随后提供了专业的申请顺序建议。因为公司特性与产品特点的不同,申请的专利顺序与方式也需随之调整。更详细复杂的专利申请分析,最好直接与相关的专利律师详谈。
在活动最后的问答环节,罗博士和Rößler先生仔细解答了与会者的疑问。
通过本次线上培训活动,德中经济联合会了解到许多企业与专业经理人关心与想要深入了解的议题。对此,联合会也会尽快将这些议题排上日程,帮助中国投资者更好地融入德国商业社会。期待能在下次的活动中,有您的参与!
江玟萱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德国新出台的供应链法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兼析欧盟的相关立法动向
“在德经商” 系列讲座 | 德国新出台的供应链法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兼析欧盟的相关立法动向,2021年8月31日,线上讲座
继英国、法国和荷兰推出与供应链相关的立法后,德国也于2021年6月11日通过了《供应链尽职调查法》。根据该法,一大批德国企业必须对其供应商进行尽职调查并采取行动,避免侵犯人权和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尽职调查的对象不仅包括直接供应商,也包括供应链中的其他上游企业。同时,欧盟也在如火如荼地讨论出台类似指令,预计内容将更加严格。这些新法规的出台对中国企业、尤其中国供应商有何影响?2021年8月31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来自陆德律师事务所的沈媛博士担任主讲人,为大家介绍德国新出台的供应链法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上午十点,德中经济联合会北威州分会副会长徐珏女士主持开场之后,杜塞尔多夫工商会国际市场顾问 Katrin Lange 女士先为本次讲座致辞,德中经济联合会刘晓珂女士为致辞进行交替传译。Lange 女士在致辞中介绍了杜塞尔多夫工商会的日常职能,特别是工商会代表企业在《供应链法》的讨论中发生的特殊立场。之后,讲座正式开始。讲座内容涉及三个方面:德国的《供应链尽职调查法》;欧盟的相关立法动态;对在德中资企业及中国供应商的影响。
沈媛博士首先详解了供应链法。鉴于目前在第三世界国家甚至部分欧洲国家劳工待遇恶化,德国旨在响应联合国的人权指导原则,敦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参与保护人权及环境。德国企业是否受供应链法约束,主要取决于其公司规模,即雇员人数。不止直接供应商,间接供应商也受到该法约束。沈媛博士举例说明了供应链法涉及的人权环保问题,包括劳工的待遇、健康、安全及自由,供应商当地的土地及环境保护标准。沈媛博士紧接着具体分析了供应链法规定的企业相关义务,包括风险管理、风险分析、预防及救助措施、建立投诉程序、记录和报告,以及针对供应商的尽职调查义务等。沈媛女士特别以德国一家小型企业的风险报告为例,说明企业改从何种方向做自我评估,分析风险实现的可能性。
在第二部分,沈媛博士简述了欧盟其他成员国已经实施的相关法律及近期欧盟的立法动议。2021年夏季欧盟已提交了新的关于人权、环境尽职调查指令的草案,改指令预计于2024年生效。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沈媛博士分析了中资企业及供应商对于新供应链法应当采取的措施: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自我评估供应商或寻求第三方评估机构;中国供应商从此具有更广泛的合同义务,应当更严格自我管理,行为符合准则,申请认证,并准备应对定期及临时审查。
讲座最后,与会人员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讲人提问。通过回答参会者的提问,沈媛博士对讲座中没有深入分析的几点进行了补充。法律不要求一定达到零侵害的结果,而是要求企业设立体系,尽量避免事故;欧盟层面的规定将以指令的形式颁布,是框架性的,不直接实施到各个成员国,成员国需要根据这个框架修改自己的供应链法。因此2024年欧盟公布标准后,各个成员国自己会再修改法律,即企业满足一国的要求,就是满足了欧盟的。活动在提问中圆满结束。
“在德经商” 系列中文讲座,由北威州投资促进署、杜塞尔多夫中国事务中心、杜塞尔多夫工商会、德中经济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及科隆工商会协办。该系列活动服务于在德经商的中国企业和经理人,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更好地融入德国商业社会。后续我们还将为您发送本系列讲座的最新信息,敬请您的参与。
刘晓珂